前日歐盟理事會公布今年第一份「稅務不合作名單(List of Non-cooperative)」,將巴哈馬(Bahamas)與賽席爾(Seychelles)等國家移出黑名單,該名單以稅收透明度、稅制公平性以及稅基侵蝕及利潤移轉行動計畫(BEPS Action Plan)為標準,審核各司法管轄區是否達標。
稅務不合作名單的分類
歐盟的稅務不合作名單分為兩個類別,以下我們就兩個附件的評定標準說明:
- 附件I(Annex I):列入附件I的國家為歐盟認為該國拒絕配合歐盟稅收管理要求或未對此進行改革的司法管轄區,因此被視為所謂的「不合作國家」。
- 附件II(Annex II):附件II則是包含已經表示會進行改革但尚未完成的司法管轄區。
附件I與附件II的重要更新
首先是巴哈馬過去因為不符合OECD頒布的經濟實質規則而遭列入附件I,不過經2023年底的修訂後,現已完全符合歐盟的規定,因此徹底從黑名單移除。
延伸閱讀:▍巴哈馬再修經濟實質法規 – 歐盟黑名單將解除?
賽席爾則被轉移至附件II,主要是OECD就其稅務訊息交換規則仍持否定態度,但賽席爾目前已修改相關規則並申請補審,審查結果將決定其是否也能被完全移出名單。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歐盟此次決議將香港從附件II移除。此前,香港也因被OECD質疑稅務訊息交換規則不完善而被列入觀察名單,但根據最新的評估,香港政府已於2023年制定《2023年稅務(修訂)(外地處置收益徵稅)條例》,並於年底完成修訂,擴大處分外國收益所涵蓋的資產範圍,被視為符合歐盟的要求。
列入黑名單的影響
根據歐盟的法規,成員國有權對被列入黑名單的國家實施各種行政措施,例如強化交易監控、增加審計程序或實行預扣稅等。儘管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國家因此受到歐盟成員國的制裁,但若司法管轄區得以脫離黑名單,將有助於其進行跨境業務同時降低風險,維持其競爭優勢並持續吸引投資,推動經濟發展。
結論
隨著不合作名單的定期修訂,歐盟將繼續觀察各司法管轄區的表現,而下一次名單的修訂焦點將放在檢查各國實質受益人訊息交換的規定,若讀者持有經常進出歐盟不合作名單國家的實體,應密切留意並遵守歐盟相關規定。
資料來源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olicies/eu-list-of-non-cooperative-jurisdictions/
https://www.step.org/industry-news/four-jurisdictions-removed-eus-non-cooperative-list?utm_source=news+digest&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International+News+Digest+22224
https://www.ird.gov.hk/chi/ppr/archives/24022001.htm